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平台,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也是体育产业亟待缺乏的专业人才,每年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缺口在20万人以上。
广州体育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专业体育院校,拥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体育产业高端智库等一大批重点科研平台。长期以来,广州体育学院一直致力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决策研究,参与了多个全国体育场馆政策文件研制,并长期为国内数十个体育场馆提供运营管理咨询,为广州珠江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华体集团、深圳佳兆业文体集团、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等国内知名体育场馆运营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中国体育场馆业也进入了新时代。场馆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对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广州体育学院围绕国内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以培养体育场馆专业人才为目标,借助AI、大数据和云服务等专业技术,与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华体集团、济宁珠江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深圳慧运动智能场馆服务平台建立了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了国内首个体育场馆虚拟仿真实验室。
目前,已拥有实验室、机房、虚拟教学软件、LED显示屏等相关教学和实验设备,就大数据场馆运维、人群分布感知、票房分析预测、LOT设备神经调控、智能危机疏散等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科研,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一,建立广东省乃至全国典型体育场馆三维数据库,设计编写可模拟运营场景、典型案例的互动软件。在实验教学中,通过VR眼镜连接互动软件系统,进入特定体育场馆的三维虚拟场景,了解场馆构造、功能布局、管理分区、设施设备等静态情况。通过配置软件模拟场馆运营场景,如设计规划、日常维护、举办赛事活动等,采用人机实体交互方法,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交互式场景仿真和信息交流,提升课程学习的直观效果。采用虚拟场景运营、模拟策划执行、处理各种情况、解决问题等形式完成,丰富课程教学效果检验的形式和内容。
第二,大型体育场馆人流监控与应急模拟。体育场馆作为一个人群密度高、风险大的场所,特别在赛事期间在人流量达到极限、流动频繁复杂的情况下,体育场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场馆崩塌事故、踩踏事故、暴力事件和突发停电事故后果严重,因此加强人流监控,做好应急管理至关重要。以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为核心,通过虚拟仿真方式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应急联动和辅助分析决策,及时预警和掌控赛场内各种可疑现象、突发事件的发生。教学中虚拟各类场景,通过智能抓取覆盖区域的人员数据,深度神经网络预测人流和采用dataV技术展示场馆人流热力图,通过对体育场出入口、广场周边、室外停车场、观众席区、馆内全景等大范围、重点监控部位和观众出入口、主席台(区域)、贵宾室(区域)、VIP通道、裁判员区、运动员区、竞赛管理区、新闻媒体区等重点部位高清网络摄像机反馈的画面,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加快人流疏导,确保安全。
第三,体育场馆票务销售与市场营销虚拟仿真。该系统由体育馆管理中心、网络、终端售票和验票通道等子系统组成,对统一授权管理、分点售票、门禁系统验票、体育馆汇总日结、营业数据上传、馆汇总统计分析、财务结算等流程环节进行虚拟仿真,对所有的统计数据及门票的交易数据汇总处理,最后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若干营销改进方案和策略。
第四,大型体育场馆赛事广告回报虚拟仿真模拟。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体育赛事场馆背景广告的设置,构建三维虚拟的体育赛事场馆背景广告设置模拟系统。根据赛事赞助商的数量和级别等信息,在虚拟场馆内完成赞助商背景广告牌的模拟设置。在3DMax 中建好3D模型,导出3ds 文件,用OpenGL读取该3D模型文件,通过调用OpenGL库函数控制三维模型制作三维动画,实现比赛场景的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模拟。根据不同的赞助商对背景广告牌进行价值计算和打包,使学生能了解未来比赛过程中广告牌在赛场内的空间位置分布及其曝光效果。
数字化、智能化给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带来了全新变革,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场馆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正蓄势待发,谱写中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