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市场的“第三次浪潮”
作为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建设的具体实施内容之一,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有幸邀请到耿力中博士为广体学子开展关于《体育市场的“第三次浪潮”》的讲座。
耿力中博士简介:
● 美国杨百翰大学体育市场学博士
● 美国NIKE公司体育市场部经理/美国ICON健康与运动公司中国区总监;
● 在国家体委奉职十年。带领中国队获得田径项目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 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与《决策与运作》书籍作者;
● 美国《体育市场手册》作者之一。其《体育赞助中奥运驱动和市场驱动的观念冲突与商务合作原则探讨》的学术论文获得美国《体育市场季刊》“Top 20 in 20”(20年最佳20篇)大奖。
讲座开始,耿博士为同学们推荐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书中讲到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展示了人类社会崭新的未来——社会进步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鼓励个人发展,培养新的社会性格。其核心思想与时下的体育文化符合,体育文化逐渐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体育活动走进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形成身心健康、积极进取、敢于竞争、突破自我、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社会性格和多元化与个性化并存的社会风貌。
体育市场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之后,也经历了三次产业浪潮:
第一次是“竞技运动”浪潮是由亚运会、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带动的,体育场馆成为了娱乐场。广告,运动品牌代言,电视转播权,门票销售等奠定了体育市场发达的经济基础。
体育场馆是体育运动的必备基础设施。但是,奥运会结束后,场馆的赛后利用率低,其运营管理困扰着全世界。第三次浪潮中,虚拟仿真将成为体育场馆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场馆经营管理虚拟仿真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需要高等体育院校在教育教学中相应地提高相关专业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课程标准、课堂质量、教学效果等,以培养经营管理体育场馆的高端人才,推动体育场馆市场化改革,逐渐颠覆传统运营模式,破解世界性难题。
第二次浪潮是“全民健身”。以“健身房”为主体的体育市场进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锻炼成为了一种时尚。时间、频率和强度的健身要求震慑了渴望通过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的人群。
健身房消费人群以未婚人士和上班族为主,未婚人士的理念在于保持形体美,上班族的理念在于释放压力。由此可见,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方式较单一,接触的体育项目较少,对于体育的需求出发点停留在表层,体育文化未完全融入社会群众的精神生活,与“最佳身心健康”——健康与娱乐并存,尚且存在距离。
第三次浪潮就是“娱乐体育”。集运动、健身、锻炼、休闲、嬉戏、玩耍、消遣、养生、康复等市场元素为一体的“休闲娱乐艺术中心”,成为1-100岁个人和家庭欢聚一堂的新型运动场所。享受快乐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生命品质,而不是长度,保持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最佳身心状态”,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范。“快乐身心体验”的市场驱动为体育产业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耿博士为同学们播放了美国某社区综合休闲娱乐场馆的宣传片,视频中的体育场馆与国内的体育场馆大相径庭,场馆中有64项体育项目,设立儿童区,老年区,符合各个年龄段的体育消费需求。这里实在是家庭的欢乐场!
相比之下,国内的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状况有待改进,体育项目少,消费者的人群覆盖面多为青年群体,消费者的满意度不佳,与视频中美国的体育场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而虚拟仿真体育场馆让消费者在虚拟仿真场景中体验更多的体育项目,包括网球、高尔夫、棒垒球等小众项目,在提升消费者体验感的同时促进了体育项目的普及;针对不同的年龄群体设置不同的体育活动,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或者训练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促进体育消费个性化发展,扩大消费者的覆盖面和年龄阶层;对时间、频率、强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运动数据实时记录,反馈到数据中心,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讲座最后,耿博士说:“愿你们以自信,忠诚和敬业的态度,实践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未来。”
作为一个资深的体育工作者,耿博士将他手中的接力棒递给下一代的体育工作者,我们蓄势待发,我们即将启航,我们将创造新体育的未来!